《楼王》杂志,全球最大房产基金年内上市重现曙光
□ 记者 宋尧/整理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五月六日决定将于七月五日就领汇司法覆核案开始进行审理,将排期在7月5及6日一连两天开庭审理,较港府预期早了5个月,官司进程顺利,整个法律程序最快可于7月内完成,令领汇可以赶及今年内上市。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领汇事件总算又有了新的进展,根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发言人证实,香港特区终审法院五月六日决定将于七月五日就领汇司法覆核案开始进行审理,将排期在7月5及6日一连两天开庭审理,较港府预期早5个月。若官司进程顺利,整个法律程序最快可于7月内完成,令领汇可以赶及今年内上市。
全球最大房产基金上市流产
“领汇”(REIT)是香港特区政府拥有的大型房地产基金,也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基金。香港房屋委员会是香港特区政府的房屋管理部门,房委会主要是为低收入市民提供廉价租金的公共房屋,以及售价较便宜的居者有其屋(国民住宅),同时在这些公寓范围内提供商场、街市和停车场等设施。由于香港近年房地产市场转变,一直靠出售公屋、居屋而获得大量盈余的房委亦转盈为亏,难以继续维持运作。而这些,也促成了领汇基金的出台。
2004年7月,香港房屋委员会为分拆出售180个商场和7.9万个停车场车位,成立了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领汇基金)并将有关业务上市,预计在全球范围集资220亿港元。
领汇基金本次的IPO募集资金233亿港元,加上计划中的超额发售部分,总募集金额可以达到300亿港元。由于每年约有7%的高息,公开招股在香港受到了散户狂热的追捧,公开发售部分有130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约2800亿港元。不仅仅是散户,香港富豪“四叔”李兆基也投资70多亿元参与认购。认购的最终结果是皆大欢喜,参与认购的散户每人获得1手,李兆基也获配47.2万股。然而,就在大家等着收取来自香港特区政府的“圣诞红包”时,67岁的香港老太太卢少兰打碎了所有人的梦。
一部分香港公民疑虑,特别是上年纪的公共房屋住户担心,港府把领汇上市后,便意味着把公有资产转移给私人投资者,从而放弃政府对公共房屋应尽的义务。
2004年12月初,卢少兰和另一名老人马基召(78岁)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要禁止房委会将资产注入领汇。理由是“房委会贱卖政府资产,杀鸡取卵”。在被高等法院驳回后,卢少兰于13日向上诉法庭提出司法复核,上诉法庭在15日再度驳回。根据香港法律程序,原诉人将可以在28天内向香港高等法院终审法院提出司法复核。为了避免给上市后的领汇基金带来诉讼风险。香港房委会提请希望高等法院终审法庭能迅速作出审定,在12月20日早上8点前判定出结果,但被驳回。12月19日9点,香港房委会与政府开会,至深夜最终决定领汇基金“搁置上市”。
六旬老妇一人拖垮300亿
此后,领汇事件的进展如同好莱坞大戏一般,精彩纷呈。2005年1月4日,卢少兰向港法律援助署申请法律援助,这将使其上诉期限推后至2月底,与此同时,卢少兰以法律援助尚在申请阶段为理由,要求把决定是否上诉期限延长。而根据香港的《法律援助条例》,如果有人希望就任何法律程序提出上诉,在提出上诉限期内申请法律援助,法院接获有关通知后,须暂停法律程序,最长期限可达42天。由此推算,卢少兰决定上诉香港终审法院的限期可推后至2月25日。
此后,香港法律援助署拒绝了卢少兰提出的法律援助要求,同时卢少兰已表明会就法援署拒绝她的法援申请提出上诉。而这个程序的耗时将至少达到6个月,此后,如果香港终院接受上诉,排期聆讯起码需要9个月,再加上审理和裁决,官司起码要在两年后才得到最终判决。无奈之下,1月17日,香港房委会分拆资产上市督导小组表示同意支付司法复核申请人卢少兰上诉至香港终院的诉讼费,预计诉讼费将达到300万港币。上演了一出替人掏钱打官司告自己的现代喜剧。但是卢少兰似乎并不领情。
此后,房委会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提交了有关撤销卢少兰42天法定暂缓期的申请,以便加快诉讼的进程,理由是香港法律援助署拒绝了卢少兰提出的法律援助要求。但是在2005年2月2日,法庭驳回了房委会的申请,而法援署的代表也在庭上表示,正重新考虑卢少兰的法援申请。
形势的发展对领汇基金愈发不利,原本2月25日是卢少兰决定是否上诉到特区终审法院的限期。但是在2月21日,香港法庭批准了卢少兰的要求,延长就领汇上市上诉到终审法院的申请,直至法援覆核委员会就其申请法援遭拒绝,作出裁决后7日内才提出上诉。
由于领汇基金上市迟迟未能确定日期,负责领汇基金上市工作的首席财务总监兼执行董事李鸿钧在3月11日突然以私人理由提出辞职,成为领汇基金成立以来首位自动请辞的高层管理人员。
3月25日,香港法律援助署覆核委员裁定法援署须向她提供法援,以便卢少兰可就领汇上市的合法性上诉至终审法院。皮球又一次踢到了卢少兰的脚下,她将有七天时间考虑是否提出上诉。
4月6日,在提出上诉的限期届满前,卢少兰向香港终审法院正式提出上诉。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领汇案总算走上了最后一段路程。随后传来的消息也令人振奋,香港特区终审法院五月六日决定将于七月五日就领汇司法覆核案开始进行审理,将排期在7月5及6日一连两天开庭审理,较港府预期早了5个月,官司进程顺利,整个法律程序最快可于7月内完成,令领汇可以赶及今年内上市。
深远影响尚未昭显
领汇事件影响深广,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其幕后夹杂着香港政坛各派别的斗争也常常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到目前为止,该事件所引发的许多重大效应一时未明。据悉,领汇推迟上市一事给香港各界带来的损失估计逾廿亿之数。然而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其它的较隐蔽损失还待逐步浮现。
香港《大公报》4月22日发表社论认为,领汇事件不仅让香港房委会不得不直面巨大的亏蚀,而且还更多在经济的发展及微观层次上的问题对香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打击香港金融业发展;打击香港政府的功能改革及公共资产重组;打击大型投资项目;并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而对于现在尚未有房产基金项目的大陆来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银行信贷的日益紧缩,寻找其他的资金来源已经提上了地产商们的议程安排。有关房地产基金的话题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领汇事件的经验得失或可称为参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精彩文章内容:http://www.louking.com.cn
有奖征订!凡订《楼王》杂志读者将赠送礼券一份。
《楼王》是一份地产新锐刊物,中国900万房地产界人士必读!现在开始征订。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把她打造为“
中国专业的房地产行业报道,北京权威的档盘购买资讯指南”杂志。
征订热线:010-67132348 67132349
传真:010-67132402
订阅方法:
1.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开户名称:北京盛世铭嘉文化传播公司
开户帐号:3506 01 88 0000387 61
2.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市广渠门内大街36号幸福家园5-4-1201室
邮编:100062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 全部评论(0)
相关资料
共享者
楼梯
的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