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爽快,义气,看上去像个“大哥”,陈永军,这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身上,似乎有着那么一股江湖味。
他是大连旺客隆超市的年轻店长。他说,只要做好店长,任何工作都可以胜任。
“最好”的代价
2000年,18岁的陈永军进入零售业时,只是一名理货员;半年后,他当上了班长;22岁的时候,他通过竞聘,成为最年轻的见习店长。
在这个学历为王的时代,学历不高的他,曾让很多人议论不止,但是与生俱来的强悍秉性,让他不肯服输,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陈永军具有东北汉子朴实的秉性,他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做人。
2009年,一个远洋公司的客户,负责给船上采购物资,船长让他采购精制的青岛啤酒,当时整个大连市场上都没有这种啤酒了,当这个客户找到陈永军时,他已经跑了很多家超市。看他满大连找货,陈永军不认为他死心眼,他知道这人一定有难处,当时就痛快地拍着胸脯应承下来,“哥们儿,别发愁了,我一定给你找到。”
经多方寻找,陈永军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个大连最大的青岛啤酒供应商,得知他保留了十箱啤酒留着自己喝,陈永军便亲自去供应商那买啤酒。供应商听了,很是不可思议,“为什么不换别的,非喝这个吗?这是我自己留着喝的,不能卖!”
陈永军诚恳地跟他解释:“我朋友是采购,买不到酒,会影响他工作,朋友有困难,我能不帮吗?”一番推心置腹,陈永军打动了供应商,还跟那位采购成了要好的朋友。
工作之余,他建立了广泛的朋友圈,而这一切,都出于做人的真诚。
陈永军说,他喜欢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当成自己的事,跟当成别人的事,感觉不一样。
陈永军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客户。他常说,用了心,任何事都不难。有一回,辽宁远洋集团的一群老干部搞活动,早上六点就要出发,需要店里准备一些食品,并且提出了特殊要求,104个热鸡蛋必须煮熟,而且必须要热的。
陈永军寻思了一下,员工早上七点才能到岗,时间肯定来不及,但是陈永军还是决定做这笔小生意。当天,他叫了两个主管干部和一个食堂厨师,四个人凌晨四点半就到了店里,把鸡蛋煮熟,把面包、矿泉水等全部分装,整整忙活了一大早上。在早上六点把热乎乎的鸡蛋送到老干部手中时,老干部看着陈永军带着血丝的眼睛,十分感动,“真不容易,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来店里购物,付完款才发现东西买多了,没办法带回去,可是老人的孩子第二天就要回家,所以东西必须要买。老大爷就问店员,能不能帮忙送一下,可店里当时基本上没男员工在岗了,老大爷就想借一辆购物车自己推回去。当服务员打电话向陈永军请示时,陈永军想,借购物车从情理上可行,但不符合公司制度。略一思索,陈永军拍板——自己去。这一决定,让他跟着老人走了好几公里路。
回来的时候,店里都已经闭店了,一个主管一直在店里等他,见他终于推着购物车出现时,戏谑地说:“我还以为你不能回来了呢。”
靠着一点一滴的感动,陈永军打动了他的顾客和员工。
最好的店长
2010年年底,陈永军接了远洋公司一个200万元的团购单,客户要求,必须在三天内上齐四五百种产品。可是,当时店里只有四五个男员工,按照这个要求,几个人要在三天之中装卸20几车的货物。
大连深冬的港口,海风很大、很冷,冻得人站不住,几个男员工都彻彻底底地当了一回海边“装卸工”,但没人发出一句怨言。男员工全在港口装卸,店里全剩下了女工。有一次正好赶上店里来货,陈永军在港口关切地打电话过去问,女员工那边回答得非常干脆:“放心吧,我们肯定比你们强。”陈永军听了,心里既踏实又感动。
陈永军认为,他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手上握有一支强悍的团队。他的团队,任何任务都能完成。
在问到他是如何练就这支劲旅时,陈永军平淡一笑,“我怎么样对待我的家人,就怎样对待员工。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在我心里,我们就是一家人。”
在陈永军心里,店长和员工没有什么不同,惟一的不同就是分工,所以他可以深夜帮顾客推购物车回家,可以在海边跟员工一起卸下几十车的货。
给员工最多的尊重,跟员工同甘共苦,陈永军得到了大家深刻的认可。
在内心深处,陈永军是个有理想、有豪情的人。他有理想,所以他特别注意培养员工的理想。看着新上来的90后,习惯于把享受的欲望放在上进欲望之上,陈永军会特别着急,一点一点耐心地帮他们摆正。他经常告诉他们:“除了支付你们薪水,我给你们的还有我29年的人生经历。”
陈永军经历坎坷。这么多年一步步走过来,很不容易。他是从最底层干起来的,他常拿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让大家相信,理想是真的可以改变人生。培训下属,陈永军的第一步就是理想培训,就是让大家先在思想上达成一致,然后达到行为上的一致。
“人生,不要留有遗憾。”这是他经常讲给员工的话。虽然只有29岁,但经过很多事的陈永军说,自己到今天,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所以他会诚恳地告诉员工怎样去规划人生,怎样让平凡的人生光彩起来。很多人被他深深打动。
除了用理想改造人,陈永军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每到一个新店,他不会先给主管培训,而是先给主管的助理层面培训。通过提升下级的层次,让下级完全有能力取代主管,这样,主管很快就向他靠拢过去,基本不用再去费心管理了。
在员工的晋升上,陈永军做到了最大化的公平和公正。每年店里都会举办梯队选拔,员工要参加每季度的培训,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被提升。如果两次参加培训都不能通过,那就失去机会了。在他的影响下,团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十多位主管,从陈永军手里出去了一半。旺客隆十四家店,有五个店长是他带出来的。
(本文来源: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作者:曹子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