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约谈后涨价 雀巢奶粉提价近两成

约谈后涨价 雀巢奶粉提价近两成

2011/4/26 10:58:46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超市中发现雀巢等洋奶粉以原料价格上涨为由,悄悄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有的品类上涨20元,平均涨幅高达20%。本报记者联系雀巢公司公关部人士,被告知“并不知道涨价的事情,”至于坊间传说雀巢公司已经在国内某部分城市的一些超市发出正式的书面调价通知的消息,该人士更是感到“意外”。

  美赞臣、雅培等洋奶粉相关人士也对媒体表示,婴幼儿奶粉价格没有调整,也暂无调价计划。不过,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在很多行业齐涨的关口,不管雀巢公司,还是澳优等洋奶粉企业,“如果他们启动涨价计划,也是暗地进行,肯定不会向超市发送正式的书面调价通知。”

  “虽然近期洋奶粉涨价了,但是每日的销量和涨价前差不了多少,因为中国人偏好洋奶粉,只要质量有保障,涨一二十元一些人不在乎”。海淀区某超市的促销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消费者对洋奶粉的涨价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有消费者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家中的小孩原先平均一月要2000多元的雀巢奶粉,如果现在平均涨幅为20%的话,那么一个月开支增加近400元,对于我们工薪家庭,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此,奶业分析师们均向记者表示:“十分诧异,奶粉企业集体涨价是早晚的事,但没想到洋奶粉此次顶风涨价来得这么快,提价幅度这么高。”

  顶风涨价被质疑垄断市场

  “原材料价格上涨”一直是企业启动涨价计划屡试不爽的理由,但是乳业专家王丁棉却告诉本报记者,“洋奶粉企业以"原料价格上涨"为由对奶粉进行涨价实在是荒唐,因为洋奶粉企业本身的利润空间就很大。”

  在王丁棉眼里,“市场售价150—250元的洋奶粉,进口成本则只有80元左右,所以在大通胀的环境下,企业完全可以承担和消化由原料价格上涨产生的成本。”

  记者接触的奶业分析师也指出,原料成本上涨不能成为洋奶粉涨价的原因,而出现洋奶粉企业顶风涨价的根源在于洋奶粉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

  “自2005年以来,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随着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提价频率也逐渐增加。”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

  但是面对洋奶粉齐涨的态势,政府部门的“约谈”劝说似乎也无能为力,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对媒体表示,“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因素比较复杂。我们一直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约谈"企业是提醒不要有价格违法行为,并没有强制要求不能涨价。”

  “洋奶粉的销量和利润空间与国内奶粉相比,已经很大。在国内通胀的大背景下,屡次提价似乎有趁火打劫的感觉。由于洋奶粉在国内垄断的市场份额,追求高额利润一直是这些企业的追求目标,是该出面告诫或是对洋奶粉采取措施的时候了。”王丁棉表示。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全部评论(0)
正在读取评论...



免费试读(2013年1月号)
论坛互动 更多
官方微博
  • 热门文章
  • 本周
  • 本月

常务理事单位:步步高商业连锁 | 苏宁云商集团 | 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比优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理事单位:江苏五星电器 | 杭州天际线设计联合体 | 河北国大连锁商业公司 | 苏果超市 | 台州华联超市 |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 | 苏州什物谷连锁超市 | 中山市壹加壹商业连锁

友情连接:联商网 | 店师傅 | U箱 | 星力集团 | 黄商集团


关于我们 | 意见与反馈 | 联系我们 | 在线订阅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30    Email:dz@linkshop.com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