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我国零售去年已经到了低谷,没想到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更糟!传统零售业进入了个位数增长时代。有人抱怨,这是多年不长工资的结果,更有人指责是房价飙涨吸干了百姓的血汗钱!
其实,在低迷的零售市场中,也有一些亮点。以上海为例,一是信用卡消费金额猛增,一季度同比增幅超过60%(这是便利购物的趋向);二是结婚对数持续高涨,同比增幅超过20%,拉动了婚庆消费;三是引进外资中,合同项目、合同金额有一半来自批零商业,实际到位金额也是批零业最高。内资零售普遍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而外资却仍在快速进入,这一反差说明了一个问题:市场潜力无限!
低迷,是因为我们背离顾客期盼,顾客就会抛弃我们。其实顾客并不是没钱消费,更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有找到消费的“理由”!做营销,就是要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
赵薇导演的电影《致青春》4月26日上线首日揽获4650万元票房,超过《泰囧》创下的首日3650万元票房纪录。这不是“偶然的成功”,是触动了一代人的怀旧情愫!调查显示:该片改编自网络小说,小说销量就达400万册,读过小说的人群具有强烈的观影欲望。在零售业界,如南京路上的食品一店,用传统方式售卖传统食品,天天人山人海,再有淮海路上的光明邨熟食,也是吸引了全上海的食客。为什么?他们销售的是永不改变的“上海味道”!传统、怀旧、体验与情感等,是一个消费理由。
零售业低迷不仅是由于网购分流,更是因购买力“外流”所致。祖国山河处处是美景,但国人更愿意出国旅游!那是因为国内旅游太坑爹!太混乱!景点处处有“屠夫”,游者个个是“肥猪”,旅游步步遭“宰割”。更何况国外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国内,旅游加购物,肥水流入外人田。
除非你是公认的好商品、好品牌、好去处,只要我一旦有了钱,你就是我的首选。否则,你要让我消费,总得给我一个理由,或便利、或怀旧、或实惠、或耐用、或安全、或口味、或亮丽、或体面、或诚信,或许还有更多的我还没有想明白的即时的冲动!
总之,做零售商也要“勤政亲民”,亲力亲为,去感受顾客的感觉,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因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