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流行这么一个段子,叫新女性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这无疑和我们店长是极为类似的,都是多面手,还是全面升级版的。那么随着零售业迈入竞争3.0时代,新店长标准又有哪些呢?
说起新店长标准,首先想到的是店长精神。
店长精神是个新名词,因为从未有人真正去归纳和总结一名成功的门店经营者所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品德。因此,笔者曾不止一次思考:既然企业家有企业家精神,那么我们的店长是不是也应该有个店长精神呢?那些杰出的店长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共性呢?
不可否认,有不少文章也曾提及店长的素质管理,但那更多是站在指导层面去表述。而且,随着零售业的发展、业态的多样化,店长的定位已经有些模糊,单纯一个店长的职称是无法囊括整个门店实际经营者的。无论管理整个购物中心的总经理,还是管理某个柜台的课长,从经营者这个角度而言都是店长,只有管理事务大小之分;甚至有的店,上面有个店总,下面还有数个管理楼层或业态的店长,如果单从每天的工作事项去看,他们的内容基本雷同,只不过一个是巡查楼层,一个是巡查整家门店。
这种职称上的混乱,从某种程度上为整个店长群体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总体来说,店长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也给店长精神的总结带来巨大阻碍。
《店长》杂志曾采访过不少年销售过亿的超市、销售过10亿的百货店店长们,从这些店长身上,我们能够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例如好学、勤恳、敬业、与人为善、亲力亲为等品德。从他们身上,找不到例如投机、前卫、夸夸其谈、长袖善舞等影子,他们可以是实干家,是长者,是职工,但绝对不会是投机者和商人。务实者,绝不务虚。
值得信赖,这无疑是对这些店长们的最高评价。
2014年已然到来,零售业风云变幻,尤其是互联网介入线下零售的背景下,店长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80后、90后新生代店长的异军突起,也给行业带来新的精神面貌。希望店长同仁们,能够在发扬店长精神的同时,与时俱进,共同开创零售业新未来。
在新的一年里,《店长》也会发挥“务实者,不务虚”的精神,与大家分享更多优秀店长的故事,提供契合现下零售环境的门店经营方法,服务广大读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