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作者徐鸣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本期文章“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机会”更入佳境。08年8月开栏“水煮生鲜”以来,因为他平日忙碌,所以每次总能拖过截稿期后两三日,但从未让《店长》开天窗。
作者有好稿,编者是最乐的——为读者感到欣慰。与此同时,系列思考并持续成文的习惯,也在反哺行业作者以思维、见识,专栏作者体现尤甚。
打个比方。如果创刊近3年的《店长》,相当于在中国零售业开了个专栏,天天琢磨,月月更新,有门店、店长、零售、超市、百货等关键词。朴实无华,岁月荏苒,但它刊登过两百多位中国杰出零售人,与行业共呼吸、成长,无疑这是闪光的,有足够诚意与人气。
我们始终如履薄冰。
接下来的7月份,《店长》3周年刊将面世。我们这样勉励自己:“3周年刊要NB!”。当然,这只是编者心情殷切,是否NB的真正评委和源泉是广大读友。
不过,它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全新策划的人力资源特刊(88p),围绕“我们要的幸福”为题展开调查(http://www.linkshop.com.cn/web/xingfu.aspx)和约稿,预计将有600份以上的参与标本,共同组成中国零售人幸福指数的原生态报告,而中国代表性零售企业的70多位HR总监或老总更将亲自撰文,多么令人振奋。
我们做得越多就越心安,我们做得越久就越牵挂。专业品质和编辑水平或许不高,那我们就多做一点,以诚意和奋进服务好读者,收获热情与友谊。
做得久了,跟读者们越来越熟,倘有出现文章或版面欠佳,邮局发行误差等问题,我们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每月寄出《店长》后就开始牵挂每一份邮件的去向、进程,猜测其主人的近况和读刊意见。
有行业作者在本期封面报道“夏日营销战歌”(p16)里提到,不能拼商品,就拼服务。和我们的境况颇为相似,假如《店长》内容水准的标杆是一流财经杂志如《财经》、《IT经理世界》、《财富》、《环球企业家》等,它暂时也只有虚心学习的份了。
请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我能替《店长》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中国零售业慢慢变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