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千万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很不道德的。
好的百货商场本身就是一种美学,人需要有百货店这样的购物氛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
企业要倡导员工在激烈竞争中相互欣赏,不欣赏就不可能和谐。
09年初,上海东方商厦淮海店结束4个多月的闭门装修,开始正式营业。至此,东方商厦的门店数达到了11家。
有多少高潮就有多少低潮
与往年的高速成长相比,东方商厦今年的销售增幅有所回落。为了带动春季市场淡季销售,促销中的价格战不可避免。“东方商厦尽量不陷入这个怪圈,这个怪圈对商业的成长非常不利。由于供应商不可能亏本销售,导致新品进入零售商的价格提高,供应商定价时把将来打价格战的因素考虑在商品价格内,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孙秋明向《店长》编辑坦诚,他对价格战很担忧,“价格战其实是慢性自杀。一天一变、没有诚信的商品价格,会使消费者信心流失。”在他看来,不肯打折的国际一二线品牌恰恰是对的。“能够轻松被零售商搞定的,新品上市就打5折的,价格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
“有多少高潮就有多少低潮,创造一个高潮可以,但是高潮之后就是低潮,就是消费透支。消费者只是把下个月的消费提前了而已,购买力总量是不变的。在国外,一个区域,有多少购买力,有多少百货商店可以容纳,调研得非常精确。而国内只要房子造好就开店,不管能不能承受。”相比较国外的有序竞争,孙秋明认为国内的商场竞争太过混乱。“百货店多了以后肯定会恶性竞争,为了生存嘛。这就是无序,市场需要规范啊。”
至于如何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孙秋明有自己的见解,“反不正当竞争有一条规定,有奖销售不得超过5千元,是高压线。类似于这样的法律要多,执法要严,处罚要重。重罚到触犯高压线的企业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企业就不敢乱来了。不像现在,胡来没人惩罚,得了便宜就是得了便宜,整顿市场秩序非常有必要,不是光靠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
他希望经过这一轮的价格大战,生存下来、有底气的企业能够维护好市场秩序,政府、行业工会能够健全法制,“还有一个关键,一定要有一大批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站出来。”
营销方式需要文化味
“东方商厦的营销是将企业营销、文化营销结合在一起。” 孙秋明用一句话概括了东方商厦的营销之道。他表示要将消费者作为真正的受益者看待,单纯依靠铺天盖地的打折是无法抓住消费者的心。“东方商厦每年春季举办香水节,一线品牌也参与打折。可以当场试妆,不同性质的皮肤适用不同的化妆品,要试用之后才知道,像香水节这样的营销活动很受消费者欢迎。”
东方商厦有一个传统节目“东方爵士音乐节”,从2005年东方商厦首届举办至今,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好评。“每年一次,7、8月份,在上海徐家汇也算一道风景线。”孙秋明颇为得意,东方爵士音乐节活动持续一个月,每周五、六在东方广场有爵士音乐会,成为了爵士音迷的聚集地。“这种活动不能简单地看成商品促销,这是文化营销,人来了,就能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聚集、提升企业人气。”
08年是奥运年,东方商厦的音乐节以历届奥运音乐为主题,演绎了每一届奥运会主题音乐。“场面很震撼,大家手拉手,观看大屏幕上经典奥运镜头回放。这届开幕式非常成功,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是大家来欣赏的一场SHOW。” 09年,东方商厦将结合建国60周年主题,举办音乐节——“甲子回音”,回顾上海电影制片厂经典电影主题音乐主题歌。“请老演员参与,纯粹的音乐会,不带任何商业味道。”
孙秋明表示,营销就应该走这样的路子,“这是我们东方人在追求的,营销活动一定要经过文化包装,最终使我们的商品得到销售。”
网购无法替代百货店
网店的快速发展以及宅男、宅女们的产生,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孙秋明向《店长》编辑表示,“网店对百货的冲击其实不是很大,百货经营的是非规格化、标准化的商品,尤其是高端百货,更讲究个性,更讲究消费者的直接体验。实体百货是网购不可替代、覆盖的。
对某些女性来说,到百货商店购物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体验,一种感觉,一种氛围。很多女性消费者到百货公司不是为了购物,只是逛逛而已。这在网上是享受不到的,网上只有购物,没有其他东西。好的百货商场本身就是一种美学,人需要有百货店这样的购物氛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
“大量的个性化商品不能通过网购解决。比如钻戒,消费者一般不愿意从网上购买,这类商品是需要体验的,比如服装,要亲身体验,是度身定做的,将来的男士西装,肯定是量身定制的。因为每个人身材不一样,这就是个性的东西。80后目前年纪还轻,对有些商品不是很敏感。比如化妆品,很多人几乎不用化妆品。由于化妆品对不同肤质敏感度的要求完全不同,等将来需要用时,一定要到现场去体验。”
“另外,网络代购虽然大部分可信,但也不排除不法商家。有的相机,比我们商场便宜很多,因为它逃税,没有海关的完善手续。但我们不能这样,我们所有商品的所有手续都是完备的,不能把东方商厦深厚的企业品牌给砸了。”
团队管理的关键是和谐
在团队管理方面,孙秋明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和谐。“企业要形成和谐的氛围,才能留住员工。不仅是消费者要享受百货,从业人员更要享受百货这个行业。”针对目前部分百货从业人员不热爱工作,上班就怨的情况,孙秋明表示,“上班不能怨,怨就说明企业工作没做好,员工不留恋这个岗位,做事情不快乐。这就需要团队营造一种氛围,让员工感觉到岗位给他带来的快乐,工作环境给他带来的快乐,让员工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状态。”
孙秋明将和谐划分为3个层面:
1.企业与员工的和谐,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
2.员工与员工的和谐,计划经济体制下同事是朋友,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同事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竞争对手。企业要倡导员工在激烈竞争中相互欣赏,不欣赏就不可能和谐。
3.员工内心的和谐,一个人内心和谐才能做好事。团队管理就是要做好和谐。
百货从业人员中,80后渐渐增多,孙秋明表现出了他的包容,“让80后说话,个性不应该受指责,除非违法,违反制度。作为领导,千万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很不道德的。但是有底线,一个法律底线,一个道德底线,这两个底线要守住。员工越有个性,企业就越活跃,一个没有个性的企业怎么发展?”
孙秋明称自己和80后员工的沟通没有问题,“80后刚离开学校不久,有他们了解社会的角度,过几年他们会开始沉淀下来。马克思曾说,人更多的不是受愿望的支配,而是受环境的支配。80后现在想的是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他们不能和环境相容的时候,可能会选择离开,抛弃环境,或者被环境抛弃,最后一定要和环境融合。一般来说,除了大英雄,个人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他们肯定要学会适应。”
同时,孙秋明强调“作为企业家,一定要让下属敢当面说话。这是对你的一个启示、提醒,下属偶尔唱一下反调,可以促使你思考某些问题。提醒你,这也是团企业要倡导员工在激烈竞争队管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