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主管的人,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事必躬亲。
因为在还没当主管之前,我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负责到底的做事方式才赢得了上司的肯定与青睐,并获得机会升任成主管。
于是我们就沿用没当主管之前的态度与做事方式,不仅自己忙还不够,别人做不完或做不好的事情也一并揽过来做。最后却只落得自己愈来愈累,以及团队成员愈来愈懒的局面。
我公司一位表现优异的同事,升为小主管之后就不再笑容满面,看他每天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可是其他的团队成员却可以每天早早下班。
有一次我找一个他的属下谈话,问他们为何不帮帮主管。
得到的回应却是:“我们做任何事主管都不放心,到最后我们只好让他自己做,省得一改再改或是等着他批示。”这就是不懂得授权的主管所造成的窘境。
其实做了管理者最大的差别就是负有分配工作的责任,并教导成员以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工作。
我们不再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还要顾及团队有效运作。
不懂得分配工作,把事情揽上身,不懂得留空间让属下发挥甚至犯错的机会,属下永远长不大,图队不会成长,而自己只会累死而没人感激。
这些人有个迷思,以为“事必躬亲”可以反应他们的全心投入,也代表他们对于事情细节得以充分掌握。
然而从另外观点看来,也可能投射出他们对于所领导的团队缺乏信任或信心,无法充分授权。在这一状况下,“事必躬亲”所造成的,可能是一个更为虚弱的组织。
当然“事必躬亲”有其管理上的好处,例如:充分了解团队成员表现以及业务发展的每项环节,以便在最短时间做出判断与决定。但是,主管的经验和时间永远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否要“事必躬亲”的前提,应该是有没有良好的团队以及组织系统。
如果有,当然要充分运用团队力量、运用授权管理,让团队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其长。
“事必躬亲”应限事业初期,以便在团队不足时确保品质控管。一旦建立团队后,就应该实施授权管理,让组织有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忍一忍,观察而不插手,反而是管理上应该学习的重点。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丁菱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