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自省,就不免想起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卡纳德(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里,“内省”也是重要的智能之一。具备此项智能,人们可透过反思与内省,察觉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与欲求,了解自我的优缺点,进而提升智慧与灵性,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曾参每日均进行此项自我修行的功课,日日精进,无怪乎会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身为主管的你,是否也考虑遵循“三省吾身”此一重要的修身原则,让自己的智慧与灵性层次也与日俱增呢?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自我检视在“工作管理”方面,有没有做到“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有些主管,成日拿着心中的那只天平,斤斤计较着公司所支付的报酬与自己的工作产出不成比例,抱怨着公司亏待了自己,并以此做为偷闲与怠工的理由。
所谓“浅水岂能困蛟龙”,若有更佳的去处,不妨另谋高就。但不论是否转换跑道,只要是在任职的当下,就应本着企业主的委任,善尽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在工作上尽心竭力,尽忠职守地做到当责。
相对于上一句与工作联结,“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主管而言,则可阐释为“人员管理”构面上的自省。
担任团队领导的角色,是否能检视出部属的可信任度?在部属彷徨或经验不足时,能否给予信心与助力?当部属的人格特质与能力均符合可信度时,主管是否具备信任并授权的胸襟?在成员成功达标时,允诺给予的奖酬能否言而有信?
最后,主管可藉由“传,不习乎?”,省思自己是否因自满于职位与成就,即骄而不学或怠于学习。
愈往上层级晋升的主管,工作广度加大且人员管理的幅度也增加。想做好“为人谋,而不忠乎?”的工作管理,或“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的人员管理,学习分量都得加倍才行。
自省既是一项智能,则此项能力尚不足的主管,即使每日自省,仍可能产生盲点。意即反省结果是“自我感觉良好”,却与组织或部属的实际感受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若想尽量避开这些自省的盲点,主管可利用一些辅助镜,协助自己看清现况。工作管理的优劣,直接受影响与冲击者的是内部或外部顾客,倾听顾客的意见与抱怨,是判断工作管理是否出现问题的辅助工具。
人员管理的好坏,部属的感受最真切,故若能透过走动式管理的观察与不定期的面谈,可探测部属的真实回馈。
至于最清楚主管的学习进度者,非主管本身莫属了。透过撰写日记或周记的方式,列出新习得的知识、技术或能力,即可检核学习成效。若常常是一片空白,那就得自己多加加油罗。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自己的无知。主管习于“指导”部属,要求所属能够跳出框架而有所改变;但自己是否成熟地反省自己,也能否跳出舒适圈的框架而力求突破呢?古希腊哲学家的智慧之语,值得主管们学习与省思。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行宜)

